- 手机:
- 18662483366
- 电话:
- 18662483366
- 邮箱:
- admin@szxmywl.com
- 地址:
- 苏州市姑苏区十梓街338号1116号工位(集群登记)
,后逐渐影响其他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最终在一系列国际公约中得到承认。
我国《合同法》在制定过程中亦采纳吸收了这一制度,并在司法实践中广泛适用。
因此,在考察根本违约认定标准的相关问题之前,有必要对其制度起源进行大致的梳理,以发现该制度发展至今的特点。
,是支撑和确证法律具有一般而普遍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终极性原因,也是法律之有“意义”的充分根据。
根据《合同法》第94条第4项的规定,我国在认定根本违约时的唯一标准为“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在这一问题上,笔者将其分解为两部分:首先是要明确合同目的这一法律用语的内涵,
例如,《合同法》中有关合同无效情形的第52条,有关附随义务的第60条,有关合同约定不明时如何处理的第62条,有关合同法定解除的第94条,有关合同条款解释方法的第125条,《合同法》司法解释中有关情势变更制度的第26条。
这无疑不利于裁判的统一与司法的公信力。因此,探讨合同目的的内涵确属必要之举。
由于我国《合同法》对根本违约的认定标准进行了高度概括,这给司法实践中该制度的施行带来了不少挑战。
那么在实践中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法院是如何认定根本违约的?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笔者通过无讼网在法院观点中以“根本违约”作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共显示81670例判决。
由于案例较多,笔者按相关性选取了其中的200例,在进行认真研读之后,剔除了其中重复、涉外以及无关的案例。
其中买卖合同与租赁合同占据了绝大多数,其数量分别为39件和26件,总体占比为60%。
其他主要的合同类型有民间借贷合同、承揽合同、股权转让合同、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物业服务合同、挂靠经营合同、合伙合作合同、技术合同、融资租赁合同。
另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航空货物运输合同、教育培训合同、代理合同、广告服务合同的案件数量均为1件。
这反映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日常生产生活中无论是民事领域还是商事领域,
对此,《最高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商品房买卖中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具体包括第8条规定的出卖人在未通知买受人的情况下将房屋抵押或者出卖给第三人。
第12条规定的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第13条规定的房屋质量问题严重足以影响正常适用,第14条规定的实际交付面积与约定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
尽管司法解释对于商品房买卖的规定已经比较细致,但考虑到该规定出台的时间为2003年,距今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社会各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很可能出现了新的情况。
例如,在苏月彬与五福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案中,原告起诉要求解除合同的理由便是实际交付时小区的绿化面积严重缩水。
例如,彭某诉被告鲁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中,买方订立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其子女在实验小学入学。
若买受人有证据证明出卖人在订立合同之前就已经明知入学目的不能实现,那么出卖人的行为就有可能构成欺诈,
若买受人没有证据证明出卖人存在上述欺诈的行为,那么应当依据合同法第94条第4项的规定判决解除合同。
第三,近年来各地出台的限购政策导致合同履行不能的案件数量不在少数,例如上文提到的杨某等与付博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买受人是否有资格购买房屋不是法院审查的范畴,法院也没有权力或者必要去审查。
只有在买受人由于限购政策导致其不能申请到银行贷款,进而迟延支付房款达到一定期限,或者买受人由于限购政策无法完成房屋过户手续,才有可能构成根本违约。
所谓概念指的是反映事物的属性,并通过词语来表达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形成的。
正如博登海默所说:“没有概念,我们便无法将我们对法律的思考传达给别人。如果我们试图完全摒弃概念,那么整个法律大厦就会化为灰烬。”
遗憾的是尽管我国在《涉外经济合同法》中就已引入了根本违约制度,但这么多年以来在立法上却从未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或定义,
从司法实践中来看,这种概念的缺失一方面导致判决书中法律概念的混乱,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当事人对于根本违约概念的理解错位。
从实证考察的结果来看,其中的一些定义甚至明显缺乏法律概念应有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例如,有法官在判决书中写道:“根本违约系指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主要义务致另一方当事人合同目落空。”
但按照该法官的理解,火狐电竞APP 火狐电竞官方网站只有在违约方违反合同主要义务时才可能构成根本违约,但事实上因当事人违反交付相关单证等从给付义务而构成根本违约的案例
可见此种定义在适用范围上过于狭隘。再比如,在另一份判决书中法官认为所谓根本违约即为
该定义同样存在不小的缺陷,它将根本违约的违约形态仅仅限定在了不履行与迟延履行,而将不完全履行、履行不能等其他形态排除在了范围之外。
或许法官之所以如此表述是因为《合同法》在第94条仅列举了这两种违约形态,但
总的来说,目前裁判中对于根本违约的定义基本都依靠法官个人的理解,但由于能力的参差不齐,大部分定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瑕疵,
许多当事人就基于此条款向法院起诉,主张对方当事人的行为属于《合同法》第94条所规定的根本违约,要求解除合同。
我们所讨论的根本违约其实是合同法定解除的解除事由,即当一方当事人构成根本违约时,守约方享有法定解除权,其法律依据是《合同法》第94条。
在笔者研读的相关案例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而法官对此种情况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
有的法院将其称为合同约定根本违约,也有的法院在根本违约一词上加上了双引号以示区别。
合同中约定的根本违约与构成法定解除的根本违约为不同的概念,当事人理解有误。
笔者较为赞同第二种法院的做法,因为判决书作为一种法律文书,其价值与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其字面含义。
对于当事人而言,它意味着司法机关对于纠纷的最终裁决,意味着国家法律对于当事人的救济或者惩罚。
对于法官而言,判决书是法官专业能力的体现,也是他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尊严的体现。
一份好的判决书必须追求概念上的严谨与准确,言语上的简洁与朴实,说理上的充分与清晰。
违约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是我国认定根本违约的唯一标准,但何为合同目的?双方当事人是否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合同目的?
若可以,那么在发生争议时法院是否应当直接依据约定的合同目的来认定根本违约?
在一些案件中法官通常只关注当事人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合同的约定,而对于合同目的是什么以及合同目的是否实现,火狐电竞APP 火狐电竞官方网站在判决书中却呈现出一些模板化的表述:“被告的违约行为导致双方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构成根本违约”。
第二种是在判决书中对合同目的有所提及,但只是一笔带过,这种情况在实践中最为常见。
第三种是在判决书中对合同目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既解释了本案中合同目的是什么,也解释了法官认定合同目的的整个过程。
但从实证考察的结果来看,此类情况数量较少,并且一般只是在双方当事人对于合同目的存有争议时法院才会进行详细说明。